相对于千城一面的现象,城市交通模式的雷同似乎更容易让人接受。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管理者对本地特色认识不足,对既有资源挖潜和成效缺乏耐心和信心。希望更多的城市能够增强对本地传统、居民习惯、地域文化的认知,坚定适合自己的绿色交通发展目标并为之持续努力。
相对于千城一面的现象,城市交通模式的雷同似乎更容易让人接受。从大容量轨道交通到快速公交,从有轨电车到公共自行车系统,城市间争相复制交通模式的行为并未引起业界和管理部门太多的关注,相反还会得到默许甚至鼓励。对城市发展规律的研究表明,交通系统在培育城市功能、塑造城市形态、引导居民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着强烈的导向作用,而城市的空间结构、土地利用和开发强度等因素又影响着交通模式的选择和变化。城市发展与交通系统之间相互反馈的关系,让人说不清到底是城市的雷同催生了交通模式的雷同,还是交通模式的相同导致了城市个性的模糊。
经验借鉴给我国城镇化进程插上翅膀的同时,也在提醒我们要不断自省。众多案例表明,城市交通系统在延续城市精神、培养城市个性、塑造城市品牌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巴西的库里蒂巴通过切实保障地面巴士公交的优先权,创造了享誉世界的快速公交系统;丹麦的众多城市将普通自行车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成为汽车时代的自行车王国;德国的弗莱堡通过合理的街道尺度设计和严格的汽车限速规定,让老城成为中小城市发展绿色交通的标杆,等等,诸如此类基于城市交通系统创新而享誉世界的案例并不罕见。相同的交通资源,不同的配置方法,通过持续不断细致入微的完善与优化,不仅显著提高了交通服务效能,也让城市的底蕴更加厚重。
城市交通模式的趋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管理者对本地特色认识不足,对既有资源挖潜和成效缺乏耐心和信心,这与近几年奇奇怪怪建筑产生的原因相近。令人不安的是,这样的习惯还在继续。如果不重视成功案例中人本位的精髓,那么再多再新的技术和手段可能也难达预期效果。一种交通模式能够与一座城市相伴相生,与城市形态、发展历史、人文环境、经济状况和决策机制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洞悉其中深层原因而直接“拿来”,结果只能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典故增添新注。
树欲静而风不止。交通模式趋同的过程与各阶段“运动式”的规划是分不开的。当前各地对公共自行车系统一往情深的背后,与住建部的示范工程申报就不无关系。不过,住建部只是“鼓励”,但各地却理解成“必须”。可选变成了唯一,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如果在城市绿色交通发展顶层设计上不得要领,一旦有舆论炒作更加新鲜的模式,喜新厌旧、见异思迁的城市恐怕不在少数。那留下的半拉子甚至烂尾工程,又该如何兑现当初对民众的承诺?
深挖一口井,终有甘泉来。希望更多的城市能够增强对本地传统、居民习惯、地域文化的认知,明确并坚定适合自身的绿色交通发展模式和目标,通过持续、细致、科学的规划或设计,有效协调实施过程中的各方利益,化解可能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塑造并彰显城市的独特魅力。